液體失重秤稱重傳感器的定期校準流程
發布者: 點擊:0
稱重傳感器定期校準是維持液體失重秤計量精度的核心環節,需通過系統性操作消除漂移、磨損等誤差,確保長期運行穩定性。校準需結合設備狀態與環境條件,分步驟實施檢測、調整與驗證。
停止液體輸送并排空殘留介質,避免重力干擾。檢查傳感器安裝是否松動、信號線連接是否牢固,排除機械或電氣連接問題。保持環境溫度穩定,避免氣流、振動等外部干擾。準備標準砝碼或等效校準裝置,確保其狀態符合要求。
空載狀態下啟動校準程序,采集零點信號并與歷史基線對比,判斷漂移是否在允許范圍。若存在偏差,通過校準軟件或硬件旋鈕調整補償參數,直至信號穩定。重復校準多次以確保數據一致性,減少單次測量誤差。
按常用稱量范圍分階段加載標準砝碼,從低到高逐步遞增負載。每級負載穩定后記錄輸出信號,生成重量與測量值對應曲線。通過線性擬合分析偏差,計算修正系數并輸入控制系統。反向卸載砝碼驗證回程誤差,確保加載與卸載過程對稱。
帶載試運行模擬實際生產條件,監測傳感器動態響應。連續記錄多組數據,計算誤差波動范圍以確認校準效果。檢查參數保存完整性,生成報告并歸檔。若發現異常偏差,需重新排查傳感器性能或機械結構,必要時進行二次校準。
校準需制定標準化周期,結合運行時長、介質特性及環境變化調整頻率。通過規范操作與數據追溯,確保傳感器長期穩定工作,為計量精度提供可靠保障。


蘇公網安備32021402001727號